13日,廣東省公安廳上線“廣東民聲熱線”,公布了多項便民措施和服務成效。
2018年以來,廣東公安機關深入貫徹中央“放管服”改革部署和省委、省政府工作要求,聚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,努力實現簡化程序“馬上辦”、規范窗口“一次辦”、布施終端“自助辦”、整合職責“集中辦”的目標。圍繞戶政服務、交通服務、出入境服務管理三方面,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、常務副廳長楊日華現場發布了一些近期實施的便民措施。
戶政服務管理方面,廣東依托“粵省事”平臺,建設應用無犯罪記錄證明信息系統,讓群眾“少跑腿”;完善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制度,開通郵寄快遞領證服務,減半證件辦理時限,方便港澳臺居民在內地生活、工作。
交通服務管理方面,廣東于6月1日全面啟動5類業務“異地通辦”和5項服務“便捷快辦”,涵蓋駕駛證通考申領、機動車抵押、號牌使用發放、車輛購置稅信息聯網等10項便民服務;近期還將出臺摩托車駕駛人考試6項改革舉措,進一步方便群眾辦理車駕考業務。
出入境服務管理方面,國家移民管理局新推出12項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,8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正式推廣實施。廣東公安以此為契機,研究推出一批新的惠及粵港澳三地居民的便民舉措,著力解決港澳居民、華僑等境外人員持用出入境證件在內地辦理業務不夠便利、享受服務不夠充分等問題。
廣東省公安廳刑偵局局長梁瑞國表示,今年以來,全省公安已返還了1.1億余元被騙錢款給電信詐騙受害人。據統計,從2016年反詐中心成立以來,共計返還群眾3億多元被騙錢款。
對當前的電信網絡詐騙案形勢,梁瑞國認為,這類犯罪仍處于高發階段,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比較慘重,“我們把為群眾挽回電信詐騙損失當成一件民生實事,狠抓三年,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當前各項指標已經連續四年排名全國第一。”
現場解難題
@廣州出租車司機因乘客行動不便超臨停時間可不罰!
看病就醫的乘客上下車較慢,超過了臨停規定的3分鐘,部分出租車司機因此吃了罰單。這一規定能否更加人性化?省公安廳相關負責人在上線“廣東民聲熱線”時表示,如果真因乘客上下車原因超過臨停時間,可不罰。
據了解,在廣州正骨醫院、省中醫院門口,相關部門都設立了出租車臨時停車位,可停靠3分鐘上下車,即停即走。但很多出租車司機反映,因為到醫院的乘客大多是身體不適的病人、老人,有些上下車時還需搬運輪椅,3分鐘時間比較緊張,但超過規定時間就會被開罰單。
省廳交管局政委陳賓龍表示,臨停3分鐘是一個原則性的規定,在實際執法時會落實人性化執法理念,“如果確實因為接送老人或者是行動不便的群眾,停車時間超過3分鐘被罰單,可以向當地交警部門或向省公安廳交管局進行申訴,我們可以不進行處罰。”
對于出租車在火車南站、機場等交通樞紐輪候時間過長、乘客候車時間也過長的問題,陳賓龍表示,這是現場交通精細化調動和引導的問題,省公安廳交管局會主動跟交通運輸部門以及南站、機場的業主單位對接,對情況進行評估,找出解決辦法。
@身份被冒用居民因被“栽贓”留“案底”將清查!
15年前,陽江市的馮先生被小學同學冒用了身份,“栽贓”成了毒販。2008年他偶然發現自己的“案底”后,找到了當地公安派出所要求澄清身份。但沒想到的是,十多年過去了,他依然是一個“重點監控對象”。“別人開車出省,下高速時刷一下身份證就過去了,我刷一下被要求靠邊驗尿……”他說。
“首先要給馮先生道個歉,為這十多年來給你生活、工作帶來的不便說一聲對不起。”省公安廳黨委副書記、常務副廳長楊日華表示,既然馮先生的案在派出所已經銷了,省公安廳會責成陽江市公安局馬上進行核查,如果不符合監控條件,應立即取消對他的重點監控;同時,責成陽江市公安局馬上著手依法依規在各個系統、平臺,清除對馮先生的限制,并對這個案件處理過程進行調查,如果發現這一個案處理過程中警察有不作為、慢作為或者其他違法違規行為,將依法嚴肅處理。
“我們還要總結教訓,舉一反三,對類似這樣的情況進行清理整改。我們也歡迎群眾撥打舉報電話12389以及110進行監督。”楊日華說。
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劉濤認為,應該健全相關的工作機制,從根本上杜絕類似問題發生,“這一類情況一般都是個案,不具有普遍性,社會影響面也不寬;但不能因為這樣就不重視,人民群眾無小事。”